通行证: 立即注册
全国艺术网,全国商家联盟,全国艺术黄页,全国艺术新闻,全国艺术联盟,全国艺术家联盟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艺讯 » 艺术生活 » 正文

书道一以贯之——简评中书协理事梁永琳书法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14-04-11  浏览次数:508
梁永琳书法作品 中国书法发展至今,对于书法的继承与发展的走向,诸多书法爱好者彼此有着同样的疑难,诸如当代书法家能否超越古人
 

 

梁永琳书法作品

    
    中国书法发展至今,对于书法的继承与发展的走向,诸多书法爱好者彼此有着同样的疑难,诸如当代书法家能否超越古人;什么样的作品才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而流传后世;是应该更多得师法古人,坚守传统学习道路,还是更多地张扬自我,走“现代书法”的路径?在种目繁多的书法作品中,笔者似乎找到了知音——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梁永琳。


   
梁永琳书法作品


    欣赏书法,不同的人对美的理解不同。什么才是美的书法,莫衷一是。薛元明先生认为书法没有评判的“标准”与所谓的“标准书法”。在此,笔者认为中国书法制度有书法标准的概念。我们在欣赏《三希堂法帖》,研究了能够入选其内的书作,可以发现它必然从师承关系、章法、墨法、形式、气韵等诸方面进行评判,符合这些“标准”的自然会选入法帖。初看梁永琳先生的书法,觉得其书法彰显的是一种明显的师承关系,不论真、草、隶、篆均可找到我们熟知的法帖的影子,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舒服,因为他的字符合古人结字的法度。读他的楷书,从《张猛龙碑》到唐楷,他都悉心临摹,在唐楷日益不被重视的今天,梁先生能够潜心取法乎上的精神值得发扬。再看他的隶书,不论《乙瑛碑》、《西峡颂》、《礼器碑》均进行过认真临习,将三种碑体的浑厚、锋利、方折而藏匿不露之风格融为一体,形成自己的风格。总之,梁永琳自己认为,学书要多从古人那里汲取营养,以自己饱满的精神状态几十年如一日地去学习。


 

 

    
梁永琳书法作品
    
    品评一件书作,既要看到局部,更要统筹全局。多次观永琳书法,觉得他不光对每个字的结构把握甚为严谨,其实,要完成一件近乎完美的作品,需要对作品的整体布局也要考虑周全。王僧虔所说的“形质”,是对每个字以及章法都要严格对待,在这一点上,梁先生规矩地按照各书体的特点进行行列排布,与此同时,还要善于分析现代社会的审美理念,创作出符合现代人欣赏习惯的优秀作品。鉴于笔者对其作品的分析认为,其书作注重主体内容,落款与钤印简单明了,不像有些书家对正文与题款关系处理不当,影响整体效果,弄巧成拙。

    查阅梁永琳先生的资料时可以发现,在他的朋友为他所作的评论中都提到了其对读书的重视。作为新闻编辑,梁永琳面对数量繁多、种类庞杂的报刊书籍,必然会在选择中择各方之长,补自我之短。至于他喜爱的书籍,当然首选老庄,中国传统哲学对他作诗作文与书艺的继续发展产生相得益彰之妙。

 

梁永琳书法作品


    梁永琳的艺术随笔中有这样一话,“在吸收经典书法精华进行形式体验的同时,充分调动创作本体的生活体验与文化积累”,这是他对书艺的理解,也是对传统哲学与书法相融的认知。书法家谢云曾对永琳书艺赋诗“赋得锦章添雅签,墨清珠润自留连。翰光遗响谱文牍,玉版生香书韵传。”从中我们亦可读出他的书法中蕴含的意味。(文/成功书画家网 神州诗书画报实习记者 李和睿)

    梁永琳,1958年生于广东潮州。字玉海。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,现为人民日报(海外版)文艺部主任,兼任《人民日报》海外版《名流》周刊主编,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,中央文史馆书画院院部委员,神州书画院特约书画师,中华书画名家研究院顾问[1],美国亚太艺术研究院客座教授,连续担任书法界最高奖中国书法兰亭奖评委(2006年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、2009年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)。
 
 
[ 艺讯搜索 ]  [ ]  [ 告诉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关闭窗口 ]  [ 返回顶部 ]

 
0条 [查看全部]  相关评论

 
推荐图文
推荐艺讯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| 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免责声明 | 版权隐私 | 网站地图 | 友情链接 | 网站留言 | 广告服务 | 岭南地图 | 粤ICP备11062658号-3
岭南艺术网,岭南艺术商家联盟,岭南艺术黄页信息,岭南艺术联盟,岭南艺术爱好者的家园
版权所有 岭南艺术网 Copyright©2008-2010All Rights Reserved 通用网址:lnarts.com
在线客服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1437608288  
中国文明网-传播文明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网络行业协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