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行证: 立即注册
全国艺术网,全国商家联盟,全国艺术黄页,全国艺术新闻,全国艺术联盟,全国艺术家联盟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文化 » 岭南文化 » 正文

元代摩崖石刻佛雕群像现潮汕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12-03-01  浏览次数:637
2012年1月初,潮州群众报料,在位于潮安金石镇塔下村的桑浦山余脉半山腰处,发现一处“石佛”,周边地区乡民闻讯纷纷赶来拜佛,引起轰动。接报后,笔者等前往考察。几天来,经笔者往复讨论,现将“石佛”初步解读结果在这里公诸同好。

2012年1月初,潮州群众报料,在位于潮安金石镇塔下村的桑浦山余脉半山腰处,发现一处“石佛”,周边地区乡民闻讯纷纷赶来拜佛,引起轰动。接报后,笔者等前往考察。几天来,经笔者往复讨论,现将“石佛”初步解读结果在这里公诸同好。

此处摩崖石刻像共有12个,每个50至60厘米见方。其中左侧两尊佛像及右侧的题款,据说被乡民用浓酸洗白,后被制止。

石刻浮雕像分为两层。第一层5尊,左右两侧为持鞭护法金刚神,不过一拄一捧,姿态各异;中间三尊,其佛龛形制为宝瓶状,而与其它佛像的拱形佛龛有别,笔者认为刻的是一佛二菩萨式的“西方三圣像”,最中间一尊为阿弥陀佛,左右分别为观世音和大势至菩萨。因为中间佛像有发,不戴帽,左右佛像头戴毗卢帽,为菩萨典型的造型。

下层中间为阿育王式佛舍利塔,此塔的造型与现存潮州开元寺丹墀中四座宋代佛塔(俗称四大部洲)形状极为相似,估计受到开元寺佛塔形制的影响。佛塔为佛法身的象征,地位非常崇高,印度佛教中有拜塔等同于拜佛之说。自唐代至清代,潮汕到处建有佛塔,存留下来的也有不少,连带潮汕各地不少地名村名也带有“塔”字样,如白塔、塔铺、塔下等。塔的左右共有六尊雕像,光头,脸圆,耳大而长,为典型的出家罗汉造像,拱卫着佛塔。罗汉们手中似持有法器,其中右侧一尊罗汉手持锡杖,更是僧人威仪的表征。

右侧题款为“时大元壬辰年九月日开山弘瑜立”(见图),显得非常珍贵,它让我们得知佛像雕造的具体年代及其他信息。元代壬辰年有二,一为至元二十九年(1292);一为至正十二年(1352)。那么佛像的雕造距今已有720或660年。其次,落款“弘瑜”二字有些漫漶不清,有学者认为是“孔渝”的,经笔者认真辨认并拍照,应该为“弘瑜”。此二字至关重要。因为若是“弘瑜”,一般来说,应是出家僧人的法名法号;若是“孔渝”,则有可能是姓孔的在家人所为了。

笔者认为,此处石刻浮雕像为元代一位出家僧人所雕造。那么,为什么在这人迹罕至的半山腰上雕造佛像呢?若结合周围环境来考察,推断此处是元代一个出家人苦行禅修的岩窟,佛像则为僧人日常供奉朝拜之需所刻。虽然摩崖石刻下面有岩洞,但空间欹仄狭小,不便住人,但摩崖石刻的右侧立有天然巨石,石壁上留有人工凿出的孔洞,估计是为便于架筑茅蓬住居的房梁时所凿;据乡民说,他们还找到一些建筑材料残件;另外,修行人离不开水源,恰好岩洞内就有一处泉水,迄今涓涓细流不断。综合以上多种痕迹来看,此处有可能就是一座石窟寺。桑浦山历来是潮汕佛教僧人修行的胜地,山中多巨石,多岩洞,森林茂密,景色宜人,又远离城市人烟,非常适宜某些隐居避世、追求明心见性的禅者独自住岩修行。此处作为石窟寺在桑浦山并非孤例,桑浦山自宋代以来,不少僧人入山草创岩寺禅窟,如潮安县境内桑浦山中,创于宋代的岩寺就有甘露寺(彩塘镇)、西岩(彩塘镇)、白云岩(庵埠镇)、华岩寺(金石镇)等多处,其中已湮没的华岩寺即位于金石镇塔下村。

元代的中国流行藏传佛教,全国不少寺院、佛像、佛塔等建筑风格深受藏传佛教影响。就潮汕地区而言,至元二十六年(1289)有朝中赫赫有名的胆巴帝师被贬来潮,居留有近两年时间。史载藏传密教曾“大显于潮”(念常《佛祖历代通载》卷22)。然而通观摩崖石刻佛教浮雕群像,无论佛像人物,还是佛塔形制,均不受元代藏传佛教样式的影响,而与宋代以来的汉传佛教造像风格一脉相承。这位名为“弘瑜”的修行人,或许是一位逃禅避世、颇有民族气节的僧人吧!
 

 
 
[ 文化搜索 ]  [ ]  [ 告诉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关闭窗口 ]  [ 返回顶部 ]

 
0条 [查看全部]  相关评论

 
推荐图文
推荐文化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| 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免责声明 | 版权隐私 | 网站地图 | 友情链接 | 网站留言 | 广告服务 | 岭南地图 | 粤ICP备11062658号-3
岭南艺术网,岭南艺术商家联盟,岭南艺术黄页信息,岭南艺术联盟,岭南艺术爱好者的家园
版权所有 岭南艺术网 Copyright©2008-2010All Rights Reserved 通用网址:lnarts.com
在线客服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1437608288  
中国文明网-传播文明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网络行业协会